行业新闻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紧盯四类水体奏响治水强音
作者:admin 时间:2018-08-14 18:13

  日前,《太原市水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发布。围绕饮用水、地表水、城市黑臭水体和地下水等四类水体改善年度目标,《行动计划》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有效节约水资源,强力保障水环境。

  水环境质量改善五大目标一是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其中,市级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娄烦县汾河水库、杏花岭区枣沟、尖草坪区上兰和三给地垒)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

  二是省考核的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比例达到44.44%以上,劣Ⅴ类断面控制在44.44%以下。其中,娄烦县汾河水库和李八沟断面、古交市扫石桥断面、尖草坪区上兰断面等4个断面水质要确保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清徐县美锦桥断面水质退出劣Ⅴ类。

  三是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市区建成区黑臭水体在2017年基本消除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提升,力争达到长治久清。古交市的4条黑臭水体年内要基本消除。

  四是国土部门监测的41个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或改善。

  五是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完成省下达的减排任务。

  工业废水将提标治理在工业废水提标治理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四种途径:集中处理工业集聚区污水;实施工业企业废水治理提标改造工程;专项整治重点行业;依法淘汰落后产能。

  其中明确,现有工业企业废水治理设施全面提标改造,外排废水达行业特别排放限值。劣Ⅴ类水质断面控制单元内所有工业企业外排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三项主要污染物达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煤矿外排矿井水外排达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综改示范区、不锈钢园区、清徐经济开发区等3个省级以上工业集聚区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对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提标改造,外排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三项主要污染物达地表水Ⅴ类标准。

  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提速为保证出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三项主要污染物稳定达地表水Ⅴ类标准,我市今年将全面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年底前要完成前期工作并全部开工建设,2019年12月全部完成改造任务。

  为确保氨氮等主要水污染物实现稳定达标排放,《行动计划》提出,要采取截污纳管、明渠覆盖、设施保温等有效措施,保障城镇污水处理厂冬季运行效果。

  同时,我市将加大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汾东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确保2018年底建成。清徐县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日处理3万吨的扩容改造工程。

  加快汾河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汾河太原段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主要内容包括:加快汾河水库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全面开展太原市汾河排污口治理工程;继续整治黑臭水体;加大重点河段综合治理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推进汾河治理三期工程建设;开展河道清河行动。

  依照《行动计划》,我市今年将完成岚河湿地工程和汾河水库上游汾河干流湿地工程建设;全面开展太原市汾河排污口治理工程,确保所有汾河排污口水质达到省要求;在2017年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的基础上,加大管控力度,源头治理,综合整治,巩固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古交市的4条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治理,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实施汾河温南社国考断面上游湿地建设工程,清徐县白石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全面投运,完成杨兴河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汾河古交段湿地建设工程;完成汾河南延三期水利工程建设等。

  农村污染治理按下快进键在农村污染控制方面,《行动计划》明确五大重点:加快重点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治理畜禽养殖集聚区;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在具体举措上,清徐县徐沟镇、东于镇,古交市河口镇、镇城底镇、马兰镇和娄烦县静游镇等6个重点镇,要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外排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三项主要污染物稳定达地表水Ⅴ类标准,其他污染物达一级A排放标准。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成粪便污水贮存、处理、利用等设施,比例要达到70%以上。要全面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依法关闭或搬迁任务。新增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44个。

  此外,《行动计划》对交通运输污染控制、节约保护水资源、推进流域生态保护、保障水环境、全面落实水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加强水环境管理等均提出明确要求。